雅阁读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雅阁读书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490章 治心治事

第490章 治心治事

  第490章 治心治事 (第2/2页)
  
  现在之所以没动,不过是刚刚登基。
  
  一来让全国上上下下熟悉他的存在,二来抚平老朱打压理学造成的动荡。现在目的达到了,开始变革就很正常了。
  
  本来大家以为,这次能平稳个五六年,没想到才两年就要来了。
  
  众人心中不禁有些沉甸甸的,变革就是对执政者最大的考验。
  
  谁不想安安稳稳的当几年大学士,然后平稳退休?
  
  可惜,这注定是奢望。
  
  有识之士都清楚,大明的变革远未完成。
  
  甚至可以说,洪武、建章两朝不过是打了个基础,开了个头。
  
  真正的大变革还在后面。
  
  现在终于要开始了。
  
  大家早就有心理准备,也就没什么人反对。
  
  到了这会儿真正铁了心反变革的,早就被边缘化了,不可能进入内阁。
  
  大家担忧的是,不知道新皇他们要怎么动手。
  
  他们只能猜测,这是准备朝着官职动手了。
  
  朱雄英和陈景恪什么都没说,只是让他们先把策论写出来再说。
  
  众人倒也不着急,因为不管怎么变革,都不可能撇开七学士。
  
  现在皇帝不过是想看看他们的态度,以及对此事的认识而已。
  
  不过他们也没有敷衍,这很可能将会决定,他们在内阁的排序。
  
  虽然名义上大家平级,可谁不想排在前列呢。
  
  所以,回去之后他们就将《大同世界》拿出来翻读,然后根据自己以往认知写了一篇策论。
  
  最重视此事的,还要属裴有为。
  
  刚上任就碰上新皇要变革,他实在有些绷不住。
  
  甚至一度怀疑,邱广安是不是提前知道了这一点,所以才着急退休的。
  
  他倒没有抱怨的意思。
  
  变革的途中最忌讳换人,皇帝在变革前先把人事处理好,是稳妥的做法。
  
  况且他‘年轻’有为,正想大展拳脚,又怎么会真的惧怕麻烦。
  
  只是皇帝太心急了,起码让他干上俩月,将工作理顺了啊。
  
  但这事儿他是做不了主的,只能硬着头皮上。
  
  而且还要好好表现,向大家证明他能胜任这个工作。
  
  所以,这篇策论他写的非常认真,翻阅了无数的资料。
  
  五六天后,七位内阁学士相继将自己的策论交了上去。
  
  陈景恪仔细翻阅了一下,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。
  
  大家都认为,管人才是重中之重。
  
  并且引经据典,证明管理好人心有多重要。
  
  甚至他们还引用了大同世界里的话,来证明这一点。
  
  让陈景恪哭笑不得。
  
  “不出意料,变革之所以不顺利,不仅仅在于人,更在于思想的落后。”
  
  “老思想是无法推动新政策的。”
  
  朱雄英将策论扔在桌子上,抱怨道:“你为何不在大同世界里,将这一点指出来呢?”
  
  陈景恪解释道:“大同世界是框架,不可能面面俱到。”
  
  “况且我也有提过这一点啊,只是没有具体说而已。”
  
  “不过现在也不晚,将这个话题抛出去,让世人一起来讨论。”
  
  “也算是吹吹风了。”
  
  朱雄英说道:“这事儿你和方孝孺说去,我现在只想赶紧和内阁学士们达成一致意见。”
  
  于是陈景恪召集内阁学士和行走们上了一课,直接摆明了态度:
  
  “管人与管事要并重,甚至管事还要重于管人。”
  
  裴有为想要反驳,可还没开口就发现,周围没有一个人说话,大家都拿着笔一通狂写。
  
  他顿时反应过来,这并不是真正的上课,更类似于强制通知。
  
  将皇家的想法,以及朝廷即将要做的事情,讲给大家听。
  
  不管你同不同意,都必须按照这个方法执行。
  
  有不同意见可以私下反馈,公开质疑就是反对,反对就意味着被边缘化。
  
  想通这一点,他再没了开口的打算,提起笔开始做笔记。
  
  这让不少等着看笑话的人心中很是失望。
  
  陈景恪可不管他们在想什么,自顾自的说道:
  
  “历朝历代,官僚都是围绕管人来建设的。”
  
  “只要百姓不造反,就是大功一件。”
  
  “至于事儿……官僚需要管的事儿只有一件,就是收税。”
  
  “也不能说没有管事儿的机构,治水算是朝廷设置的少数管事的衙门。”
  
  “至于将作监之类的,算不上什么衙门,他们只是为皇家和权贵提供服务的特殊部门而已。”
  
  “强调一下,我这里说的管事,是面向全民的衙门,而不是为少数特权阶级服务的机构。”
  
  这一点有点深,众人也是思考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。
  
  陈景恪所谓的管事的衙门,应该类似于金钞局这样,面向全民的处理具体事务的衙门。
  
  工部、将作监等机构虽然也是负责做事的,但更多是为朝廷服务的,并不直接面向百姓。
  
  仔细算起来,好像还真就只有收税和治水,是面向全民的处理具体事务的衙门。
  
  有反应快的,已经将这番话和变革联系了起来。
  
  朝廷变革,给衙门加了很多担子,这些担子几乎都是让衙门去做具体的事儿。
  
  衙门人手不够的短板就暴露了。
  
  虽然朝廷设置机构分担了一部分任务,可首先职权不明确,其次人手还是不够。
  
  最重要的是,大家的思想依然没有转变过来。
  
  习惯性的去管人,而不是去管事儿。
  
  看来新皇这次的变革,就是冲着这一块来的。
  
  而且大概率会增设一些新机构,负责具体的事务。
  
  想到了这些,众人的心情都轻松了不少。
  
  这是好事儿啊。
  
  要说精减官吏,这事儿确实不好办,会得罪人挨骂。
  
  可增设官职就不一样了。
  
  能得到普遍的支持和赞美,他们的工作也好做的多。
  
  当然,能坐在这个位置上,他们考虑的更多。
  
  并不会一味的支持朝廷增设官位,要考虑朝廷的财政是否能承担得起,要考虑新增的职务是否有必要等等。
  
  大明这艘船不管是好是坏,都磕磕绊绊走了三十年。
  
  大家都不希望它沉了。
  
  至少目前的官吏,都还是很积极,很有抱负理想的。
  
  都希望这艘船变得更好,走的更远。
  
  尤其是华夏文明这个概念提出后,大家的追求又多了一个。
  
  为文明做贡献。
  
  华夏不灭吾辈名不灭,这才是真正的流芳百世。
  
  所以,他们支持变革,却不会盲目。
  
  (本章完)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陈黄皮叶红鱼 黎明之剑 韩三千苏迎夏全文免费阅读 云若月楚玄辰 麻衣神婿 武炼巅峰 史上最强炼气期 遮天 凡人修仙传 沧元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