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阁读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雅阁读书 > 长安好 > 387 “争宠之心不宜太过”

387 “争宠之心不宜太过”

  387 “争宠之心不宜太过” (第1/2页)
  
  常岁宁设立农、匠、医三馆,并非是临时起意之下的异想天开。
  
  此番她搜罗而来的世家藏书之中,不单有书学治国文道,那些涉猎广泛的书籍中,如治水,易算,工造,医道,农学等,也包含良多。
  
  她之所以非要截下那些藏书,正因其中不单有兴国之道,更不乏「活民之术」。
  
  民以食为天,食之本源、国之根本即为农学,其紧要程度自不必多述。
  
  而工匠之道,亦渗透在方方面面,下至劳作农具,再至各类建构,日常触手可及之物,甚至是军械改进,皆有匠人的身影与智慧。
  
  许多被称之为雕虫小技、奇技Yin巧,乃至被主流权力认为不利于统治人心,因而贬低打压的奇思妙技,若能得以善用改进,便会带来事半功倍之效,可使人们的双手得到释放,从而参与到更多的生产之事当中。
  
  常岁宁之所以会有此等在时下看似「迥异」的想法,是因经历使然,多年的军中生活,及行走于民生疾苦间的切实经验,让她无比清楚匠工之道所能带来的益处之大。
  
  因恐惧于纷杂的奇技会惑乱民心,会使人玩物丧志,不事生产,乃至不利于以儒学之道统治民心,会增加治下难度,故而便设法打压,不认可匠工的价值,这无异于自缚其足,自蔽双目,因噎废食。
  
  在常岁宁这里,大力培养重用匠工,是她当下必行之事。
  
  哪怕这一步跨得有些大,需与时下价值取向抗衡,必会招来非议与阻挠,她也一定要走出这一步,大盛内忧外患交加,务必需要猛药救之,方能有转机出现。
  
  乱世更易滋生新的秩序,而掌控话语权与分配权的人,便可去制定新的秩序——眼下她有能力这么做,便当去做。
  
  至于猛药之后有可能出现的弊端,到时自会有更适宜的手段来制衡替代,想要一件崭新的事物与秩序面世,第一件事务必要先让它飞起来,之后再由统治者去权衡制约它该有的落点,若有偏离,便一点点去修正它。
  
  现如今她要做的,便是让江都先「飞起来」。
  
  除了农学与匠学之外,医学则是拿来保障生民安危的一道盾牌。相比其它,医学存在的意义是毋庸置疑无人质疑的,此乃人类乃至万物生灵求生之下诞生的自救之法,是与天争命的伟大执着。
  
  医道的延续与前行,并不局限于一州一国,它是整个人道生机的恒常追求,理应要被重视发扬。
  
  治国安邦之策,诗词文学璀璨,是世人眼中最为高尚的浪漫。
  
  然而,广茂的粮田,生机健壮的牧群,铸造器物时的滚烫铁水,芬芳或苦涩的草药,一切为生存而挥洒的汗水,也皆是另一种浪漫。
  
  一切为人道的延续而诞生出的智慧产物,皆为光辉。
  
  这片土地上的生民智慧总是有迹可循的,正因祖祖辈辈写在骨血里的辛勤与智慧,方有华夏血脉千百年的传承不灭。
  
  这些致力于不同领域的智慧,当相互协作,各取所长,前路方能走得稳固扎实。
  
  正因这些智慧的存在,常岁宁纵然两世为人,依旧坚定地认为,这片土地上最宝贵的资源,永远是这里的子民。
  
  唯有人口,才是无价之宝。
  
  所以她如今要在江都试着造一方适宜智慧生长的温室广厦,让他们先活己,再活人,继而活世。
  
  行路难,多歧路,但她相信,若怀生生不息之志,便必有成事之时。
  
  ……
  
  「老钱啊……」
  
  江都刺史府中,王岳拿一种很新的称呼同好友感慨道:「我如今越发明白你为何会选择常刺史了。」
  
  骆观临:……选择常岁宁并非他本意,说了很多遍了,他是被
  
  装在麻袋里掳来的!
  
  当然,他是在心里说的。
  
  这么曲折并丢人的事情,他并不打算与王岳分享。
  
  王岳兀自感慨道:「近来固然忙碌,然而却觉分外充实,好似今日丢一颗种子入土,明日即能看到它抽芽……」
  
  是为累的有回应。
  
  付出得到回应,听似寻常,但于时下而言,却是一种很可贵的体验。
  
  王岳少年时也曾有过壮志,但他的性情与骆观临不同,骆观临是个敢于去撞南墙之人,纵然头破血流也不会退却。但王岳若觉时机不对,没有把握之下,便只想趴着不动,多少有点守株待兔的精神在身上。
  
  王岳时常觉得,他很像是老母亲锅里炖着的老鸭子——母亲喜欢将一道菜反复炖食,一次吃不完,便回锅重炖,故而再老的鸭子都能被母亲反复炖煮的软烂如泥。
  
  他这只鸭子似乎也注定就这么烂在锅里,一辈子大约都要郁郁不得志了。
  
  今次他留在江都,算是形势所逼,赶鸭子上架之下才有了决定……
  
  但王岳干着干着,倒越发觉得有盼头了。
  
  此刻甚至忍不住感叹:「吾虽已近暮年,然若能施展年少抱负,却也为时未晚。」
  
  多少比他有才能之人一辈子也就庸庸碌碌地过去了,能有机会壮志得酬的,总归是凤毛麟角。
  
  故而有言道,千里马常有,伯乐却难寻。
  
  随着一条条由常岁宁定下的政令实施下去,王岳开始对这个被冠以野心勃勃之名的少女改观了。
  
  他起初是害怕常岁宁的,害怕她野心太大,行事太过不知收敛,注定昙花一现潦草收场。
  
  可眼下看来,若非是因为她的「野心」,她的强势,她的敢争敢抢,她又何来机会据下江都,做下这些前无古人之举呢?
  
  这世道,想要做事,不是凭嘴皮子和几句动听的言语,就能够让人跟随奉行的……或许,江都正需要她这样「先兵后礼」之人来救。
  
  她是真正在救江都啊。
  
  故而,无论朝堂之上如何贬低忌惮她,江都的百姓待她却敬重感激。
  
  就连之前那些被她「盘剥」过的富商,如今也甘心积极配合她的政令行事,因为他们逐渐看到了切实的益处——这位刺史大人积极打通各处商道,丝毫没有官架子,亲自为江都争取来了许多商机,尤其是与宣州和州之间的商业互通,甚至要比未经战事前的江都来得更加密切。
  
  她的诸多招引人才落户求学的举措,也给江都带来了新鲜的血液,有人的地方便有商机。如今凡入江都者,有钱的花钱,没钱的也被就地规整安置,出人出力,总之,人和钱,至少得留下一样。
  
  有利可图之下,那些富商们又有什么道理不跟从配合呢?
  
  如今放眼江都,官,士,商,民,或为利,或为名,或为存,竟逐渐称得上上下一心,人心服帖至极,故而刺史府的政令施行格外通达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陈黄皮叶红鱼 黎明之剑 韩三千苏迎夏全文免费阅读 云若月楚玄辰 麻衣神婿 武炼巅峰 史上最强炼气期 遮天 凡人修仙传 沧元图